老树
作者:李开武
记忆中家乡老屋院子里有一棵粗壮挺拔枝繁叶茂的皂角树,说起皂角树的年轮,据说比我爷爷的年纪还大呢,每当夏日树上挂满了如刀的皂角片,煞是好看,还真是我们院子里的一道风景线呢。树下有一块大约五六十米宽,用青石板铺就的"小广场","小广场"四周放着一排排石条、石墩,这是院子里人们平时休息、乘凉聚会的场所。
特别是夏日,午饭后或晚饭后,乡亲们有的踏着拖鞋,有的斜披着上衣,有的光着膀子,从不同方向不约而同相聚在树下。来得早的人占据着树旁有利地方,或坐或躺;来得晚的人,干脆自己带上个小板凳,或扛把凉椅。整个大树下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他们东拉西扯,谈天说地,纵论古今,上至国事民事、天下大事,下至村事家事,儿女常情,乡中维闻,鸡毛蒜皮,偶尔还有些恶作剧。哪个调皮鬼会把滚烫的茶水,泼向靠得拢的赖皮狗,烫得狗乱叫一团,抱头逃窜,引得满场一阵骚乱。
我们一家六口人,除母亲、大姐二姐坚守"营房"外,父亲和我们弟兄二人都是老树下的常客。我是父亲的小尾巴,他前脚走,我后脚跟,他走哪,我走哪。有时,我也会跟在哥哥的后面与小伙伴们嬉闹一番。
院子里有一位70多岁的段大爷,是旧社会出了名的师父,满肚子经文,手不离书,口不离茶。他读书的姿势也别有一番风味,总是摇头晃脑,声调拉得长长的。他是大树下有名的"说书人",他也喝着"百家茶",一到大树下,人们早就为他准备了茶水,让他没有茶水之忧,安心"说书""摆龙门阵"。他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,讲话幽默,常常把人逗得捧腹大笑。日久月久,他也有累得口干舌燥、筋疲力尽的时候,就会要点"小把戏",突然大叫一声:"你看,天狗吃月了!"立身回家休息,当人们回过神来,大呼上当!
我离开老家已30多年了,家乡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,大多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,大树下的聚会也渐渐少了。前几年回去,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,围起了院墙、留守老人和儿童们没事就在家里看看电视、聊聊家常。
前不久,父母高兴地告诉我,皂角树下的大坝子,王二娃个人出资修起了文化活动室,院子里的老人细娃不再闭门不出了,闲时就到文化活动室看书看报、看科技电视节目,有下棋的、打纸牌的,晚上还可以唱歌,这要感谢王二娃为乡亲们办了一件好事哩!听着父母高兴的笑声,我也感动得热泪盈眶。